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正文
    09 2025.04
【心灯读书会】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人文学院打造“心灯读书会”
日期:2025.04.09 点击:

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学术视野,人文学院精心打造“心灯读书会”,该读书会是由哲学系教师邝宁发起,历史系教师管仲乐、余一泓,哲学系研究生麦琴琴、谢志民、刘宇锵、朱程远为主要参与人的开放学术交流平台。读书会每两周一次定期举行,秉承“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通过主讲人领读与讲解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参与者评议与讨论的方式激发思想火花,促进学术交流。



2025年1月1日,人文学院“心灯读书会”第五期在社科楼B座615顺利举办。本期由谢志民主讲论文《灵修与集虚——从协同人学角度谈庄子的美学体验》,邝宁主持。参与者有来自旅游学院的项目合作老师魏琳,来自中国国际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冯斌先生与冯夫人,以及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管仲乐、历史系副研究员余一泓,哲学系研究生朱程远,外国语学院22级本科生闫奕安。



谢志民分“庄子哲学的‘静修’因素”“《庄子》中的‘静修’阶段与方法”“庄子的‘神学美学’的美感生成论阐述”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通过霍鲁日的静修主义人学理论嫁接与解释,对庄子思想中的所具有的静修主义神学美学的独特一面进行了阐释。



首先参与者在评议环节对论文提出了各自的评议意见,进而在自由讨论环节对本次读书会涉及到的静修、庄子、道教、禅宗、以及霍鲁日的“协同人学”、基督教、犹太教、灵修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文本阅读和实际体验的经验分享,在热烈的探讨中结束了本次读书会。



此前已举办四期:

第一期由谢志民主讲论文“自酒换神——以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看酒神精神的中国诠释”,参与者为邝宁、麦琴琴;

第二期由麦琴琴主讲“《大学衍义补》政治思想研究”开题报告,参与者为邝宁、管仲乐、谢志民、刘宇锵;

第三期由邝宁主讲论文“从物欲到理欲:儒家格物去欲功夫的发展路径”,参与人为麦琴琴、谢志民、刘宇锵、朱程远;

第四期由刘宇锵主讲论文“论西方人眼中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读约翰·杜威《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参与人为邝宁、管仲乐、余一泓、谢志民、朱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