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研究
-
-
2024.11.14
142024.11
《中国社会科学》刊发海大学者乔焕江研究成果
-
-
2025.07.03
032025.07
【南溟人文讲坛第47讲】山东大学时卫国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25年6月21日上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时卫国受邀在南冥讲堂作了题为“文化自信与母语文化建设”的学术讲座。我校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陈红旗教授主持。时教授认为,母语文化建设的构想是基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反过来又能够推动母语文化建设。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的学习者都应从在校阶段构建专业系统、知识系统、文化系统,涵养表达和书写能力,造就独立思考能力。...
-
-
2025.06.26
262025.06
【今日海南】理想六人谈:关于“韩少功谈话录”的对话
2025年6月19日,《理想,还需要吗——韩少功谈话录》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上,陈建功、韩少功、施战军、俞敏洪等6位嘉宾进行了对谈,邬书林、单正平、孔见、叶梅、张清华等7位嘉宾作了发言。嘉宾们围绕这部谈话录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思想交锋,深入探讨当代人的精神困境,探论理想的时代重量。“理论琼崖”思想理论专栏,将陆续刊发嘉宾对谈与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
-
2025.06.26
262025.06
【今日海南】龙卓婷:南海文明与南海地缘政治意识
“南海文明”这一概念是曹锡仁先生在2018年提出的。他将“在南海陆海地理空间由诸多亚洲族群的互动方式和生存方式所构成的文明”称作“南海文明”。南海,亦称“南中国海”,包括东北至台湾,西南至新加坡海峡,南至印尼的巴东岛和勿里洞岛的广大海域。
-
-
2025.06.26
262025.06
【今日海南】王小蕾:海洋信仰与南海文明
南海文明,是指“南海陆海地理空间由诸多亚洲国家族群的互动方式和生存方式所构成的文明”,是中国与环南海周边国家基于国家关系、人口流动、经济往来与文化交往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孕育了“天命共生、内敛互助、和平发展”的独特内涵,书写了文明互鉴与对话的崭新答案。然而,在西方学界,尤其是以弗朗索瓦·吉普鲁为代表的学者,却试图以“亚洲的地中海”之说争夺南海文明解释权,将西方扩张型或单一经济型文明的价值观强加于南海区域文明叙事中。这不仅忽视了南海文明的独特性,也掩盖了其多元共生的本质。
-
-
2025.06.23
232025.06
【南溟人文讲坛第46讲】耿占春教授莅临我院作“小说的社会学”讲座
2025年6月12日晚,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耿占春教授莅临我院“南溟人文讲坛”第46讲,主讲“小说的社会学”学术讲座。我校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陈红旗教授主持。耿占春教授指出,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描述性知识”,区别于法学、经济学等“规范性知识”。小说以其自由、多样、鲜活、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在提供社会图景的深度描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引入社会学家查尔斯•...
-
-
2025.06.19
192025.06
【南溟人文讲坛第45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毛尖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25年6月8日晚,“南溟人文讲坛”第45讲在南冥讲堂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罗岗教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毛尖教授受邀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大众文艺’”的学术对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佃恭,我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八十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我院中文系乔焕江教授主持。新大众文艺的崛起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现象,罗岗和毛尖老师就新大众文艺在新媒介条件下如何打破传统文艺生产闭环体现出新的可能,其所分享的社会心理和大众文化生产逻辑基础,...
-
-
2025.06.19
192025.06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唐胄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
-
2025.06.12
122025.06
我院承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唐胄学术思想”研讨会
2025年6月7日,由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海南大学、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唐胄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海南海口隆重召开。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卜宪群研究员,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振明,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董事长唐捷,海南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李星良,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佃恭出席会议。卜宪群指出,此次会议是中国史学会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理论创新、...
-
-
2025.06.09
092025.06
【南溟人文讲坛第44讲】首都师范大学孙晓娅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25年5月30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孙晓娅教授莅临我院“南溟人文讲坛”第44讲,作了题为“群像与个案:中国女性诗歌史撰写路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陈红旗教授主持,我校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孙晓娅教授指出,《中国女性诗歌史》的撰写为中国诗歌史乃至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而中国女性诗歌史的整理实际上是一个未完成的工作,急需研究者以此为己任,将女性诗歌史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