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正文
    21 2018.08
“佛系方言调查组”陕西西安方言调查报告
日期:2018.08.21 点击:

“佛系方言调查组”调研的第二站,是位于中国西北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市。由于陕西方言种类丰富,且各自有较大的差异,故此,我们选择了作为陕西关中方言代表的西安话(关中东府方言)作为调研对象。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介于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渊源的十三朝古都,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西安的方言也有了浓厚而深沉的文化积淀。现代以来,西安话就是中国方言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也为研究关中东府方言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8月9日下午10点,我们来到了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是陕西地方文献收藏中心,这里馆藏有大量陕西地方文献资料。我们首先在电子查阅处查询有关关中方言的资料,所有关于陕西方言的资料均位于地方文献收藏中心。幸运的是,在地方文献收藏中心里,就有关于方言的资料条目,这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我们找到了五本有关资料:《渭北方言研究》、《陕西方言语法调查研究》、《唐代关中方言音系》、《陕西关中方言志》、《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取到资料后,我们便开始了细致的资料整理与挑选。

首先,我们查阅了关中东府方言的形成背景。我们发现,关中东府方言的形成与演化,与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关中东部的政区建制是以渭水为界设立的,故此,东府小片的北部与南部略有差异。而其东部和西部也有差异,以位于东北部的合阳县最为特别,其方言感更加浓厚。

调查发现,关中方言与中国古代汉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咥”一字,意味“吃”,例如“咥面”就是“吃面”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咥也是此意。出自明代,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的一句“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长城。”,足以说明。另外,“嫽”一字,陕西话里意为“好”,“聊咋咧”就是“很好”的意思。嫽是古字,最早的甲骨文就有嫽,后引用为美好、畅快。《诗经·阵风·月出》中“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

关中东府方言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原官话之一。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很多认为关中人说话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实际上,在古代它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要用古代的官话,也就是现在的关中方言来读,才算是标准读音。

陕西省图书馆

陕西地方文献收藏中心

查阅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