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人文传播学院2012级的广告系学子开展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这些新生虽入学不久,却表现出色,在专业领域中崭露头角。 2012级广告系涌现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其中陈伟兴同学凭借其作品《蝴蝶效应》,在“中国城市公益微电影大赛”中荣获“优秀特效奖”。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自然少不了团队的力量。在班级实践活动中,其小组表现也很突出,他们把目光瞄准了“闪亮的日子”咖啡厅,为其设计了完整的开业活动营销策划案。他们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店主的赏识,还为该小组挣得了大学的第一桶金。目前,小组成员又投入到另一策划案中,继续认真紧张地工作。近期,由2012级广告系同学参与拍摄、陈伟兴制作的微电影《快乐海大》 、《魔兽迷的遗嘱》也将参加“海大数字岛微电影”及“共青团中央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大赛的角逐。据悉,目前陈伟兴正在为海南省篮球队“海鬼”队拍摄宣传片。 此外,2012级广告系其他小组实践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大胆创新,打破专业的束缚,吸纳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进来。 其中“壁虎小组”选择了校内新商业街的“小小的店”水果屋。组长侯霁表示,他们制定了一份实际有效的营销策划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而其他小组对海南的清补凉、福山咖啡等本土品牌也都做了详细、认真地策划,其中福山咖啡小组远赴福山进行实地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切实的方案,体现了广告学子的专业精神。 广告系的新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与同学的分享中进步成长,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向上。学生课外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得课堂学习不再单调死板,变得充实有趣。大家挖掘着自己的专业潜力,大胆拓展校园文明活动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不仅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也得到社会人士的肯定。他们立足学校,做属于大学生的活动,这体现了广告系“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教学理念,突显人文传播学院的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也折射出我校鼓励创新的育人导向。
学生记者:于丽丽
SHINE小组为“闪亮的日子”咖啡馆设计的会员卡
壁虎小组为“小小的店”水果店设计的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