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正文
    14 2025.03
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日期:2025.03.14 点击:

1983年,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布局,形成东南沿海开放态势,中央做出两个重大举措,一是打造沿海特区链,从大连到海口,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二是设立五个经济特区,其中包括海南。在此大背景下,中央随后决定在沿海开放城市建五所大学,分别是宁波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和海南大学


但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海大”,虽冠以“综合性”之名,文科领域却存在着显性残缺——文学、法学、经济学貌似构成鼎立之势,却因哲学缺位让思想根基悬空,历史学缺席使文明坐标模糊,政治学空白致社会治理失语,这三大支柱学科的集体缺席,犹如鼎失三足,严重制约着南海之滨这座高等学府的综合性发展。

1992年2月25日,海南大学迎来关键性突破。在相关基础条件尚不完善的特殊背景下,海南省教育厅遵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作出重要决策——特批成立海南大学二级实体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简称“社科中心”),由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曹锡仁教授领衔筹建。作为中国文明史与政治思想史研究权威学者,曹锡仁教授主持构建了以哲学、历史学为根基,社会学、民族学为支撑,政治学与宗教学协同发展的复合型学科体系。这一创新布局,直指海南大学学科建设综合性不足的深层症结,开创了人文社科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因此,海南大学社科中心,从其诞生之初,就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以高端研究为依托,为未来的学科建设奠定基础、为国家和时代发展培育卓越人才的科研与教学机构。


随着社科中心的创立,一批在汉语学界深具影响力的前辈学者如萌萌、张志扬、陈家琪、鲁枢元、张三夕、王翔、麻天祥等陆续加盟;进入新世纪以来,又一批中青年学者如文聘元、耿开君、林国基、林国华、郑文龙、阎根齐、程志敏、谢永康等,也陆续从海内外奔赴这“陆与海相互引领的界限上”。他们为海南大学带来了卓著的学术声誉,也为社科中心奠定了优良的学术传统。自创立之初,这一传统便以对中国命运的深彻关切为核心。


2001年,在萌萌、张志扬、陈家琪等前辈学者推动下,外国哲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破格批准为硕士授权点,这是海南大学学科建设的奇迹,填补了海南大学和海南省哲学学科的空白。

2001年,根据国内深刻转变的学术形势,萌萌以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良知,创办、主编并独立资助了《启示与理性》学刊的出版。

2005年,由原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耿开君教授牵头,申报并获批中国哲学硕士点,于2007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2018年,社科中心获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除外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外,由文聘元教授和谢永康教授分别牵头组建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方向。至此,海大哲学学科基础架构搭建完成。

社科中心的精神底色始终要求:在古今中西交相激荡的思想涡流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都以回归中国文化至深之根基,建设承担中国百年漂泊命运、突破西化殖民藩篱以回应技术统治时代诸挑战的“中国底现代汉语思想”为使命。


日居月诸,逝者如斯!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人事的变迁让人感慨,但这一在转换的视野中主动担当的临界精神之传承始终如长河奔涌——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证,有一届又一届具有大视野大格局的学子为证。

截止2025年初,社科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4人,教授/研究员4人(其中包括德国洪堡基金会“特别研究学人”程志敏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百春教授)、副教授5人、讲师5人,博士率100%。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编著近200部,论文500余篇。近10年来,社科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其中国社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2项,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后期资助等10余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另有省部级各类项目数十项,教育部及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数十项。


社科中心设有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中国文化与哲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所、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还设有萌萌学术工作室、《启示与理性》学刊编辑部、南冥讲堂、南冥哲学工作坊等学术工作机构与品牌。

除基础理论研究外,社科中心还先后聚集了一批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专家。他们曾活跃在海南及省外的战略研究领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如:海南发展战略、海南文化产业规划、海南农垦改革、三亚城市名片、海南区划调整以及上海战略、深港一体化、贵州发展战略、环北部湾发展战略等,都产生了切实成效。


2007年9月,新海南大学成立后,社科中心响应学校学科布局,以内部独立运作的形式挂靠“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年1月,张治库教授接任中心主任(2008-2020)。

2020年10月,为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及申报博士点,社科中心配合学校部署,并入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11月,贾冬阳副教授接任中心主任(2020-至今)。

2022年4月,学校文科布局再调整,社科中心与“人文传播学院”合并,组建新“人文学院”。

2023年底,依托社科中心,海南大学获批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

2024年初,依托社科中心哲学一级学科,人文学院成立“哲学系”,社科中心学术委员会推荐郭熙明博士担任系主任。


峨峨五指,荡荡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天池何在唯鲲鹏知焉!

期待更多学界同道乘风“徙于南冥”,共同以问题为导向,以高端研究为依托,立足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地与血,为国家发展贡献才智、为大时代陶铸“兼通中西之学,于古今沿革,中外得失,皆了然于胸”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