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中文系 教授 正文
    12 2025.03
汪韶军
日期:2025.03.12 点击:

一、个人简介

汪韶军,男,浙江淳安人,哲学博士,教授。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博连读),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国际美学协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学会会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编委。2019年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海南省拔尖人才。


二、研究领域

老庄哲学、魏晋玄学、禅宗、美学、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


三、主讲课程

承担过老子选读、庄子导读、美学原理、西方文化概论等本科课程,与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中国美学专题、中国文论原著选读、宋明理学、艺术哲学等研究生课程。


四、代表性成果

(一)著作

1.《老庄自然和谐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丛书)

2.《可能的<老子>——文本对勘与思想探原(道篇)》,兰州大学出版社,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丛书)

(二)论文

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试解》,载于《鹅湖》2010年第5期。

2.《<老子>“宠辱若惊”新诠》,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3.《无身即贵身与无身以为天下——<老子>第十三章通诠》,载于《西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4.《<老子>“三绝三弃”辨正》,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

5.《作为价值多元论的庄子齐物论》,载于《河北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6.《先秦诸子伦理政治主张的递降》,载于《江汉论坛》2018年第3期。

7.《老子公与私的辩证智慧》,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4日,第2版。

8.《伦理境界向天地境界的超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8日,第4版。

9.《道德与仁义——论老子仁义观兼议最初的儒道关系》,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10.《可道之道与不道之道——兼议“道可道非常道”的双关性义涵》,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11.《<老子>“能敝而不成”校释》,载于《同济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12.《雌柔之道抑或阴谋权术?——<老子>第三十六章经义抉原》,载于《四川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13.《<庄子>逍遥义考论与自由观新诠》,载于《西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14.《<老子>重要异文汇校辨正》,载于《海南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15. The Realm of Tianfang Advocated by the Daoist Philosophy of Naturalism, Religions, 2023(4). https://www.mdpi.com/2077-1444/14/4/519

16.《非所明而明与知所当知——老子对“知”的破与立》,载于《哲学动态》2024年第2期。

17.《郭象论名教与自然——驳学界对郭象玄学的一个普遍误解》,载于《中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18.《“有”的发现与以“无”全“有”——兼谈学界对道家与玄学的某些误解》,载于《东南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19.《无情有无佛性?——论佛性论在南禅思想中的地位变化》,载于《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

20.《从舍浊求净到浊净双遣——论禅宗禅法思想之演进》,载于《中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21.《格物与比德——程朱、阳明格致论的问题及其可能性解决》,载于《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


五、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道家自然和谐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FZX002),已结项。

2.主持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可能的《老子》——文本对勘与思想探原(道篇)”(项目编号:16FZX004),已结项。


六、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ilovern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