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中文系 教授 正文
    14 2025.07
周保欣
日期:2025.07.14 点击:




一、个人简介

周保欣,男,安徽省肥东县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一流专业、省一流学科负责人,《经典阅读》省一流课程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1.7—2012.7),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2013.1-2013.7)。


二、研究领域

文学地理学、文学史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三、主讲课程

给本科生讲授《经典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精读》等课程;给硕士生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中国学术史》等课程。


四、代表性成果

(一)论文

1.《东南社会与现代文学的“革命地理学”》,载《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

2.《“名物学”与当代小说诗学建构》,载《文学评论》2022年第4期;

3.《“舆地学”与中国当代小说》,载《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

4.《他者伦理、身体思维与“三个鲁迅”》,载《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5.《论乡土写作的困境》,载《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6.《历史修辞与意义迷失》,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

7.《重建当代文学史料与理论研究的新平衡》,《新华文摘》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8.《乡土叙述的“冲突”美学与道德难度》,《新华文摘》2018年第24期全文转载;

9.《中国文学古今演进的空间逻辑》,载《文艺研究》2017年第2期;

10.《历史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载《文艺研究》2014年第5期;

11.《网络文学写作常变的道德与美学问题》,载《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12.《道德革命与革命的道德》,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13.《底层写作:左翼美学诗学正义与困境》,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14.《文学祛蔽与现代性起源》,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

15.《三元结构的文学》,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16.《近年反法西斯主题抗战文学创作》(第二作者),载《文艺研究》1995年第5期。

(二)著作

1.《地方志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

2.《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专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

3.《“文学”观念:理论、批评与文学史》(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4.《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5.《中外文学经典十六讲》(浙江省“十四五”新形态教材,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3年;

6.《当代语言应用十五讲》(浙江省“十四五”新形态教材,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5年。


五、科研项目

1.主持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起源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研究》(编号:21ZD&266),目前该项目正在研究之中;

2.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地方志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编号:17BZW031),已结题;

3.主持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伦理视野中的当代文学及其经验反思》(编号:06CZW018),已结题。


六、荣誉奖励

1.专著《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

2.专著《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

3.论文《底层写作:左翼美学的诗学正义与道德困境》获中国文联第七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010年;

4.系列论文《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化矛盾与道德困境》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5.专著《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2011-2014年);

6.论文《东南社会与现代文学的“革命地理学”》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2018-2020年);

7.论文《“名物学”与中国当代小说诗学建构》获第五届“浙江文艺评论奖” 二等奖,2022年;

8.论文《自足性与异质性:“文学新浙派”的现实与可能》获第六届“浙江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24年;

9.2012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七、社会兼职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浙江省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八、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zhoubaox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