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组织机构 教学科研 正文
    13 2025.03
历史系
日期:2025.03.13 点击: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成长迅速的新兴学术力量,其发展历程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与地方文化传承使命。历史系的学术渊源可追溯至1983年原海南大学文学院的成立,以周伟民、唐玲玲等学者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海南地方志丛刊》《海南通史》等奠基性研究。2005年,为加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海南大学于2005年2月,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实体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为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级文科研究单位。2024年3月,人文学院通过整合研究力量正式成立历史系,下设中国史、文物学两个教研室,此举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发展优秀历史文化”的号召,也契合自贸港建设对国际化智库平台的需求。

在学科架构上,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发展需求,依托海南岛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禀赋,致力于构建独具特色的历史学科。以中国史、文物学为双核支柱,形成海南历史文化、环南海历史文献、民族史、海洋史、华人华侨史、海南文化遗产保护、海洋考古等特色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充分彰显了“立足南海、面向世界”的学术定位,将热带海岛的地缘优势转化为学科特色。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历史系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短短一年时间内,历史系就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权威专家、新锐学者为中坚的学术梯队,力争在2026年达到15人左右的师资规模。

平台建设方面,历史系下设海南省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省部级重点社科平台),该基地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海南岛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海南岛物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南海疆域史地与南海诸岛研究;东南亚文化及华侨研究。基地主编的学术丛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推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史学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科研成果方面:历史系近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外国文学评论》《学术月刊》《宗教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资政报告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批示多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其中《更路簿》航海文献研究成果被外交部采纳为南海维权关键证据。

学术交流方面:历史系成立后成功举办二届“自贸港背景下海南优秀历史文化研讨会”,与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合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唐胄学术思想研讨会”,与亚利桑那大学合办“从写本至刻本:大藏经文献的历史与传承”,推动了历史系的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此外,历史系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亚洲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等国家及港澳台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了学者互访项目,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具有吸引力的史学交流合作中心之一。

未来,历史系将继续以“古今贯通、中西融汇”的视野,在自贸港建设中打造兼具文化根脉守护者与国际话语构建者的学术高地,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海洋文明研究贡献海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