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的平安夜,对许多海大学子而言,注定是难忘的,这夜,被誉为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戴锦华教授来到了海南大学,在这里她将继续她那深入而优美的表达,为同学们打开心门,带来关于后冷战时期电影书写的新思考。很早听闻关于戴锦华教授的传奇,加之北大同学的推崇,仰慕之心早已溢于言表,当得知她将来海南大学做4场关于后冷战时期文化书写的讲座时,难掩激动的我早早来到会场,恭敬的坐在前排,唯恐听漏了半句。
打开心门向蓝天
从柏林墙的倒塌,东西德国乃至整个整个欧洲的弥合入手,讨论后冷战时代世界权力格局的激变如何再度托举出新的“欧洲故事”。戴锦华老师藉若干电影、小说、戏剧及流行文化文本,讨论此间的文化书写如何再度介入并影响了新的“世界地图”的图绘,联系中国的文化文本讨论其间的文化想像与权力印痕。甚至不以知识多寡区割,知识分子这个角色承担的也绝不是虚名,他们是一个社会的另类视角,更是不同声音的发出者,戴老师对于知识分子角色功能的观点无疑再次使我打开心门,让我充满感动与敬意的重新审视那些曾被遗忘的自由的批判。
千里之行,始于武侠
对于中国古装武侠大片,戴老师的思考同样清晰而敏锐,从中国神怪武侠片肇端所具有的后现代性到当下国产古装武侠大片的资本运作,侃侃而谈中是应接不暇的例证和独到敏锐的视角,透过《英雄》一类商业武侠大片的开幕细节来洞悉对于好莱坞市场的分羹,通过系列作品理解社会文化环境的激变,一串串优雅精准的排比,总能让晦涩的学术内容绽放灵动的光华。
讲座始终保持着对中国现实社会的高度关注,常常会以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为触点,激发大家对于社会生活林林总总的感观,同样因此感受到戴老师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显现出的难以多得的睿智。也正是因为这份对社会的关注,电影与资本的联系始终没有脱离讲座关注的视野,无论以实例佐证来透析赢家通吃的强权逻辑还是揭示噱头背后的奇观文化,戴老师让我们终于真真正正的体悟到“电影从没脱离过政治文化经济语境”的真义。
谍影重重
围绕间谍片的第三场讲座让我们第一次关注到电影背后那些对社会裂隙想象性和解的诉求。作为一名爱影的学生,感佩戴锦华老师的专业之余,也看到了影人之路的艰辛。
间谍片之于冷战和后冷战语境的意义不言而喻,“无主的空间”使它负载了太多政治、社会的无意识乃至生命的体验,而对无主权力的争夺所引发的全球性谍战,不期然的成为间谍片的灵感和现实来源。在全球化的巨大流动和离散中,身份模糊所带来的对生存土地的忠诚和对与生俱来的民族的归属之间的不和谐,也是进入后冷战时期间谍片再度成为全球热点的重要原因。以李安《色戒》为例,戴老师为我们解读了间谍片的隐喻。“没有不干政治的艺术,也没有只干正政治的艺术,艺术当然首先是艺术,但是艺术始终永远是它时代的镜子,或者是潜意识的储藏体。”戴锦华老师的结语获得现场同学由衷热烈的掌声。
初读“第六代”
逆推式的断代与命名,作为一个有趣的文化现实,给一群年龄迥异风格多样而又不似前辈的导演们贴上了影坛第六代的标签。不似影坛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那样有着某种相对明确的创作群体、美学旗帜与作品序列,在其问世之初、甚至问世之前,已成为被不同的文化渴求与文化匮乏所预期、所界说勾勒。
在这次关于为诸多命名、诸多话语、诸多文化与意识形态欲望所遮蔽的影坛第六代导演的讲座上,戴锦华老师将更多的关注引向了贾樟柯和他的《三峡好人》。匮乏带给第六代的是只关注大城市的局限和年逾不惑时依旧阻塞的青春,《小武》、《站台》写完了贾樟柯自己,《三峡好人》才是贾樟柯缓慢上升后达到自我成熟的见证,未丧失国际声誉的情况下,他完成了向体制内转折,“寻找”的母题、民族的寓言,《三峡好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再于电影节荣誉,在于补足了所谓“大片”外类型的匮乏。当提到中国新生代导演“熟技术却不知人”的现实时,作为学习影视的我深感震撼,既是对中国电影现状的唏嘘,更是反观自我后的汗颜。当电影的逻辑与全球化时代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高度吻合之时,“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想象力也就难免要枯竭了”,电影仍在,艺术却不在了。
对于戴锦华老师讲座最直接的观感便是应接不暇的快节奏,伶俐的谈吐、活跃的思维、串串术语以及那俯拾即是脱口而出的对经典的引述,总能让在场的我迷陷其中。也许是为了解后冷战时期的电影书写,或为一睹名师风采,也许是打开心门向往自由的追求,抑或都有。作为人文传播学院影视专业小学期特邀教授,戴锦华老师在海南大学的四场讲座场场爆满。
人文传播学院06级戏剧影视文学2班刘禹20060544080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