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
2025.01.02
022025.01
喜讯: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携手东坡中心2024年获批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近期,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再版项目立项名单相继公布,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携手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共获批9项课题,具体情况如下:(文/图:刘申,审核:陈红旗,终审:杨元广)
-
-
2024.11.14
142024.11
《中国社会科学》刊发海大学者乔焕江研究成果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乔焕江长期跟踪研究新兴的网络文学现象,独立完成《网络文学批评的四重视野》。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
该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视野,确立构建网络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基本维度,并提出了将网络文学放置在“文艺大众化”延长线和文学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上加以考量的独到见解,在网络文学研究界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与此同时,该论文也体现出人文学院努力推动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积极关注新问题以及新现象的工作成效,被列入该期“跨学科、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栏目。
-
-
2025.07.10
102025.07
【海南日报】管仲乐:李光诗语接民心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回望南宋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重读被贬琼州的名臣李光之诗,似可重新理解“为政以德”“士以民为念”的儒家理想。
海南大学历史系主任管仲乐认为,尽管李光不是朝堂上的柱石之臣,却是民间历史中一盏不灭的孤灯,他用诗书写一座桥,让我们穿越千年,依然听见那句“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仿佛还在黎家农舍,守着一颗为民不改的初心。
-
-
2025.07.09
092025.07
【今日海南】和溪:新时代文化发展理念的理论视野与实践维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实现文化的持续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新时代文化发展理念是我党文化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具有大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和当代视野,是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凝聚。
-
-
2025.07.08
082025.07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职工大会
7月7日下午,学院在社科楼B719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职工大会,学院院长谭新红、副院长陈红旗、章颜、贾冬阳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杨元广主持。杨元广通报了学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展情况、领导班子查摆问题清单、集中整治台账等情况;带领大家集体学习了违反师德师风警示案例、《海南大学全面系统深入推进“三大改革”实施七大任务工作方案》,并对暑期安全稳定工作作了部署。谭新红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学院在大力推进文史哲学科建设、...
-
-
2025.07.03
032025.07
【南溟人文讲坛第47讲】山东大学时卫国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25年6月21日上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时卫国受邀在南冥讲堂作了题为“文化自信与母语文化建设”的学术讲座。我校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陈红旗教授主持。时教授认为,母语文化建设的构想是基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反过来又能够推动母语文化建设。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的学习者都应从在校阶段构建专业系统、知识系统、文化系统,涵养表达和书写能力,造就独立思考能力。...
-
-
2025.07.03
032025.07
喜报!我院黄一丹老师在海南省教育厅举办的2025年“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获奖名单,我院黄一丹老师报送的“三尺讲台系中华,一片丹心育桃李”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优良风采,积极扩大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
-
2025.06.26
262025.06
【今日海南】理想六人谈:关于“韩少功谈话录”的对话
2025年6月19日,《理想,还需要吗——韩少功谈话录》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上,陈建功、韩少功、施战军、俞敏洪等6位嘉宾进行了对谈,邬书林、单正平、孔见、叶梅、张清华等7位嘉宾作了发言。嘉宾们围绕这部谈话录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思想交锋,深入探讨当代人的精神困境,探论理想的时代重量。“理论琼崖”思想理论专栏,将陆续刊发嘉宾对谈与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
-
2025.06.26
262025.06
【今日海南】龙卓婷:南海文明与南海地缘政治意识
“南海文明”这一概念是曹锡仁先生在2018年提出的。他将“在南海陆海地理空间由诸多亚洲族群的互动方式和生存方式所构成的文明”称作“南海文明”。南海,亦称“南中国海”,包括东北至台湾,西南至新加坡海峡,南至印尼的巴东岛和勿里洞岛的广大海域。
-
-
2025.06.26
262025.06
【今日海南】王小蕾:海洋信仰与南海文明
南海文明,是指“南海陆海地理空间由诸多亚洲国家族群的互动方式和生存方式所构成的文明”,是中国与环南海周边国家基于国家关系、人口流动、经济往来与文化交往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孕育了“天命共生、内敛互助、和平发展”的独特内涵,书写了文明互鉴与对话的崭新答案。然而,在西方学界,尤其是以弗朗索瓦·吉普鲁为代表的学者,却试图以“亚洲的地中海”之说争夺南海文明解释权,将西方扩张型或单一经济型文明的价值观强加于南海区域文明叙事中。这不仅忽视了南海文明的独特性,也掩盖了其多元共生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