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佛陀悲悯与“士”之精神品格——东方经典系列讲座第三讲:《维摩诘所说经》

    2012年09月26日 09:35

2012年9月23号晚八点,海南大学五教111教室,盛况如往,海南大学东方经典系列讲座第三讲按时开讲。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张江南博士担任本次主讲,解读印度佛学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古典与现代》主编杨国良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前,杨国良教授带领人文传播学院09、10级中文系本科生为校内外听众练演了一首优美的英文歌曲,场面和谐静穆。同时本场讲座还邀请到海南大学体育部杨式太极拳传人李秀老师现场展示太极拳法,寓沉稳于轻灵,寓阳刚于阴柔的杨式太极拳博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歌曲与太极拳展示营造出的安静平和氛围为听众聆听张江南博士的佛学讲解做了必要的热场。 《维摩诘所说经》为印度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张江南博士以“士”人悲悯品格与大乘佛法基本精神相结合的方式来解读《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为在座听众做了场题为《悲悯:士之品格——读有感》的演讲。张江南博士本治西方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史,在谈及自身喜欢上《维摩诘所说经》的缘起时,他把其归结为一种读书人的宿命,或者说是基于对中国古时代“士”的文化认同。“士”是对中国古代读书人、知识人的一种称谓,孔子有“士志于道”说,中国古代的士人一开始便和“道”是分不开的,“道”体现了士人的用世、经世、救世、济世的思想。士人普遍具有一种天命与担当的悲悯情怀,宋人张载的“天地立心说”可以说是对士人角色、职责的最好诠释。士人的这种承接天地,心存浩然之气的伟岸人格与慈悲、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法有着内在的精神契合,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古代读书人热衷于谈佛论禅和士林佛教兴盛的原因。士林佛教影响了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格结构,与儒道学说三教合一共同构筑支撑起了古代士人的文化精神品格。大乘佛学在士人基本修养中的重要地位,即是张江南博士意义上所说的一种读书人的宿命。虽然在现时代读书人生存层次等而下之的时代境况下,“士”可以说成为了一种业已消逝的文化风范,然而在张江南博士批判性的看来,在现实文化与教育不能让其建立起自身认同的情境下,“士”仍是其追慕的一种人格风范,也是其为自身确立的人格认同坐标。也正是基于对“士”的文化认同,张江南博士希望通过对《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中大乘佛法精神的讲解通往“士”的精神世界。 在接下来围绕《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义理的讲解中,张江南博士首先对《维摩诘所说经》的版本学和《维摩诘所说经》对中国士文化以及对中国古代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影响作了细致的阐发。张江南博士再次指出《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中大乘佛法的大悲悯的气度和胸襟与宋人张载所言的士之品格和儒家担当精神非常相契,这在地藏菩萨悲誓宏愿中也可以看出。在对“《佛国品》大乘菩萨行”理论基础的讲解中,张江南博士利用课件中的图片和引注对本深奥难解的“般若性空”、“缘起性空”、“六道轮回”、“中观”等佛学义理作了细致入微的阐发。其认为,“大乘菩萨行”中的“中观论”即为一种超出二元对立,不落入真假空有假名系统而达于中道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是理解和把握大乘佛法中世界一切皆空的“般若性空”说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参悟大乘佛法由“般若性空”到普度众生这一逻辑成立的理论基础。在讲座的尾声,张江南博士以佛教的象征——一朵绽放的莲花形象为喻,寄望于现场的同学,要放空小我,学会塑造大我的伟岸人格。 讲座最后,杨国良教授说,东方经典系列讲座共安排印度佛学经典四讲,为了让听众对玄奥的印度佛学经典既能进的去又能出的来,完成一种思想的操练,东方经典系列讲座第四讲(10月7号晚八点)将安排人文传播学院李溢教授主讲泰戈尔,后续将有其他几部佛学经典的开讲。此外,杨国良教授通报说,东方经典系列讲座还将于9月30号晚中秋之夜在海南大学旅院广场举行“《古典与现代》青春记忆诗歌乐舞”中秋晚会。杨国良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诚邀校内外贤达共度一个宁静浪漫纯净的中秋之夜。

杨国良教授主持讲座

李秀老师太极拳演示

张江南博士主讲中

讲座现场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学院邮箱:rwcbxy@hainanu.edu.cn 院长信箱:rwyz@hainanu.edu.cn 书记信箱:rwsj@hainanu.edu.cn 综合办:0898-66289175 教务办:0898-66279134 学科与科研办公室(研究生):0898-66260275 传真:0898-66289175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海大人文 中国语言文字网 蓝网 当代文化研究网 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 海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